中东军火市场:中国制造备受青睐,伊朗防空困境引人深思
在风云诡谲的中东地区,军备竞赛从未停歇。近期,关于中国红旗-9BE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可能出口伊朗的消息甚嚣尘上,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这或许仅仅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舆论战。与此同时,中国军工产品在中东市场却备受追捧,订单量屡创新高,埃及和巴基斯坦引进红旗-9BE系统的案例,与伊朗迟迟未见的部署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顾历史,伊朗的防空体系建设明显滞后。早在两年前叙利亚局势相对稳定之时,伊朗本可以效仿巴基斯坦的军事采购策略,构建一套完整的中国防空体系。这套体系若包括歼-10CE先进战机、空警-500预警机以及红旗-9BE防空系统,理论上确实能够对隐形战机形成有效防御。然而,时至今日,面对以色列空军F-35I隐形战斗机在德黑兰上空的肆意盘旋,伊朗耗资数十亿美元引进的S-300PMU2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却全程失灵,令人唏嘘。今年三月新一轮冲突的爆发,更暴露了伊朗防空部队在拦截低速自杀式无人机方面的无力。
展开剩余74%那么,伊朗是否真的会引进红旗-9BE系统呢?尽管匿名消息源曾透露中国军方秘密交付了该系统,并声称其将用于拦截以色列空军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群,但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对此予以坚决否认,强调中国政府一贯奉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严格遵守国际军控协议,从未向任何冲突地区输出军事装备。此外,大规模军售交易通常伴随着官方文件的披露,而关于此次交易的采购数量、交易金额等核心细节却无从查证,这不禁让人心生疑虑。
即便伊朗最终决定引进红旗-9BE系统,以以色列军方强大的电子侦察能力,恐怕也难以对其构成实质性威胁。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对伊朗高层将领的私人信息了如指掌,其掌握的细节精确度甚至超过了商业卫星图像。破解红旗-9BE的雷达特征和作战参数,对以色列而言并非难事。更何况,伊朗的核设施此前曾遭受美军B-2隐形轰炸机的精确打击,导致其关键设施完全损毁,如今才考虑引进防空系统,是否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反观埃及和巴基斯坦,他们引进红旗-9BE系统的过程则显得更为透明和高效。埃及退役少将萨米尔·法拉格透露,埃及已在关键区域部署红旗-9BE系统,并对其性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最大射程达260公里,具备同时处理多目标的先进能力,在拦截效率方面与俄制S-400相当,但在采购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而巴基斯坦方面,去年中国空军使用三架运-20战略运输机完成了红旗-9P系统的交付,巴基斯坦陆军最高指挥官巴杰瓦将军亲自出席接收仪式,并公开表示该系统显著提升了国家防空能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新的商业卫星图像分析显示,在伊朗的战略要地,并未发现任何新型防空系统的部署迹象。而埃及早在2018年就接收了首批红旗-9BE防空系统装备,到2020年底,这批防空武器已经完成实战化部署,并具备了完整的作战能力,开罗方面甚至公开了这些防空部队的具体驻扎位置和日常训练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中东地区军购决策者已形成明确的装备采购评价体系,技术指标需达到北约同类装备水平、价格竞争力以及不设置政治性附加条款是关键决定因素。而中国军工企业恰恰满足了这些需求。刚刚落幕的珠海航展上,沙特国防部代表团与中国军工企业签署了价值40亿美元的巨额采购合同,包括具备末端高超音速突防能力的鹰击-21E反舰弹道导弹等明星武器,都获得了沙特的批量采购意向。此外,阿联酋武装部队已在边境敏感区域完成新型防空武器的实战化部署,这款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沉默猎手定向能武器系统在反无人机作战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且每次拦截任务的能源消耗折合成本不足1美元。
当然,关于中国红旗-9BE防空系统可能出口伊朗的消息,也可能是美国前总统即将展开政治活动的一种造势手段。按照这个剧本发展,我们或许很快就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那位前总统发表声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中方终于同意撤回其导弹出口计划!”
总之,在中东军火市场上,中国制造正受到各国空前的追捧,订单量屡创新高。而伊朗在防空体系建设方面显然存在明显滞后,即便引进红旗-9BE系统,也未必能够有效应对来自以色列空军的威胁。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和瞬息万变的军事态势,伊朗的防空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
发布于:广东省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